综合信息

    9月4日,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在北校区6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生科、农学等学院的80多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翔宇教授,以“小麦生物钟关键基因TaTOC1对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控”为题,报告了利用小麦遗传转化技术系统研究了生物钟关键基因TaTOC1在小麦抽穗时间等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泰山学者任仲海教授以“黄瓜果刺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为题,从基因的定位、分离鉴定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系统报告了黄瓜果刺发育及颜色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可能的调控途径。师生们就相关科研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两位教师分别回答了与会专家和研究生提出的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泰山学者张彦教授主持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此次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有以下三个突出标志和鲜明特点。一是到会的师生多,有包括7名泰山学者在内的30多名专家教授,5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自觉、自主、自愿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二是学术活动过程中专家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的提问多、质疑多、交流多、建议多;三是主讲人报告的时间少于提问讨论和互动交流时间,双向交流、讨论的更加全面、充分、深入。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学术创新氛围,践行了学术至上理念,拓展了学术传播渠道,深受有关师生欢迎。据悉,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定期邀请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创造更加丰富深厚的学术创新文化。

 

 
文章来源:生科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李平 刘彬彬 刘清华
责任编辑:黄伟
tyc1286太阳成集团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邮编:271018
邮箱:webmaster@sdau.edu.cn

新浪微博

微信官微

Copyright © 2008-2021 NEWS.SDAU.EDU.CN
鲁ICP备05002369号 版权所有@tyc1286太阳成集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