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随着学校毕业生的全部离校,生命科学学院共有374名同学即将展开新的人生历程,延续了学院近年来考研、就业高水准、多元化的喜人态势。在学校就业思路的正确指引下,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多措并举打造浓郁学术氛围,保证了高水准的考研就业质量。
学院自启动就业工程以来,动员全院力量力促毕业生就业,学院先后邀请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的生物、医药、食品企业到院洽谈校企合作业务,共商就业大计。据统计,2012-2013学年,学院邀请了数十家山东省内外单位到校举办校园招聘专场,分别独立承办、联合承办了三场校园周末招聘会,提供用工岗位900余个,有30%的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截止目前,与齐鲁制药、鲁抗集团、青岛正大、伊利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山东省内外知名企业正式签约的同学达100余人。另外,5名同学成功获得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成功进入公务员面试15人,有1人考取国家公务员,1人考取天津市公务员,2人考取山东省公务员,2人参加西部计划,支援新疆建设。其中,生物工程2班以就业率达到100%,成为2012届毕业生优秀班级的典型代表。生物工程2班共32人,其中18人考上研究生,1人出国,其余分布到全国各省就业,真正做到“不让一人掉队”,就业率达到100%。生物工程2班班风建设一直处在学院前列,曾获得学校优秀班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回顾生科学院2012届毕业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学风建设与科技创新齐抓并进成果较为突出的一届。自2008级新生入校以来,学院就率先加强新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引进学校领导、专业老师担任08级班主任,同时依托学术性社团、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举办生化技能大赛、科技论文大赛等学术性比赛,全面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师生的齐心协力下,生科学院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科技之光”系列学术报告会以及“创新科技之星”优秀SRT项目汇报会邀请学院知名专家教授以及优秀SRT项目主持人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拓宽同学们的科学视野,有效地增强自身科研素质。同时,学院还通过“起航”工程,积极引导本科生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接参与学院老师的课题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科研水平。另外,“Open Day”实验室开放日、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分专业系列培训讲座的成功开展,也为同学们打造出了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学院的一系列举措,使广大同学掌握过硬的科研实践本领,很好地增强了自身竞争力,为学生考研复试、就业面试等环节添分加码。
9号楼424,是考研宿舍的典型代表。宿舍成员由六个性格迥异的女生组成,是08级生物技术1班和2班的混合宿舍,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宿舍成员取得骄人的考研成绩。一人考上浙江大学,一人考上昆明动物所,一人考上北京动物所,一人推荐免试tyc1286太阳成集团,两人考上tyc1286太阳成集团。宿舍里的六姐妹在校期间不仅成绩优异,更是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冯强楠,推荐免试tyc1286太阳成集团研究生,自大二开始就在实验室跟着老师做实验,实验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曾参加第二届科技论文大赛,获得一等奖。王洁如、程城、李宁共同以团队形式参加第二届生化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和最佳实验操作奖。李宁更是连续参加两届生化技能大赛,在第三届生化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王洁如考取tyc1286太阳成集团,程城考取昆明动物所,李宁考取浙江大学。李睿婷和郝利利分别考取北京动物所和tyc1286太阳成集团。李睿婷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了英语双专业,并参加全国英语大赛,获得三等奖。郝利利参加了学院的SORTP,并顺利结题,得到了老师的一致通过。像424这样一个宿舍均考上研究生的情况,在2012届毕业生中并不罕见,103、203等宿舍考研姐妹花均是最好的代表。
在今年成功考取研究生的190名同学中,考取外校的学生有135名,占所有考研人数的71%,考取中科院等“211”、“985”全国重点高校学生比例为60%,其中考取北京大学1人、复旦大学2人、同济大学3人、南开大学1人、浙江大学18人、江南大学12人、中国农业大学7人及中国科学院18人。有7个宿舍的同学全部考取了研究生。
2012届毕业生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学院坚持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工作理念的正确性,是生科学院在学生工作上探索的一次成功经验。